top of page

扶輪知識圓桌會議記~扶輪在造人












作者 PDG Joseph Chang(張吉雄)  

  

  台灣地區開始舉辦圓桌會議是在1982年,大約每月舉辦一次,維持數年之久,後來不知為何,停辦下來。1991-1992年度本人擔任台北北區扶輪社扶輪知識委員會主委時,由前社長吳運權及趙常恕建議恢復舉辦,由北區社先行試辦,然後再行擴大為跨地區跨社性的圓桌會議。

  於是在1991年4月13日星期六午二點,假台北市環亞大飯店15樓聯誼會試辦。是日各社參加人數眾多,結果甚為令人振奮,終於在同年5月25日星期六下午二點半,在同一地點恢復舉辦了跨地區跨社性的第一次扶輪知識圓桌會議,並決定由西區社陳宏輝前社長及本人輪流擔任召集人。給有興趣研究扶輪知識的社友們,提供一個絕佳的機會。

  我們認為扶輪運動發展迄今,扶輪已不再是中老年人獨導的東西,而是逐漸遍及各年齡層的運動,使這個世界能夠加快腳步朝向國際和平,世界大同的理想邁進。

  然而若扶輪社友本身對於扶輪的理念認識不清,扶輪精神不能在社友們的心中生根,那麼扶輪社友如何去帶動其他年齡層的人們,使他們也成為扶輪人呢?

  本人在1975年初加入北區扶輪社,至今已48年,當年度(1974〜1975)國際扶輪社長William R. Robbins的年度主題是 Renew the Spirit of Rotary」「振興扶輪精神」。同時他說了一句永遠為扶輪社所應遵循的銘言:「扶輪的首要工作在造人。」

  他說,如果扶輪不做造人的服務,那麼還有什麼服務,比造人服務更為偉大的服務。如果一個扶輪社,對於造人這種服務活動怠慢,那麼這個扶輪社,真只不過是一個午餐會而已。

  造人的服務並非金錢的問題,而是心中的問題,人與人的關係是造就更好的你,與造就更好的我,二者並行,是一體二面的。

  換言之,為了要造人,必須先造自己,同時要造自己,也常要造別人。

   其實他所說的造人服務的觀念,是來自美國最偉大的大文豪兼詩人愛默生所說的話。愛默生說:「一個國家的文明,不是由這個國家的人口多寡、城市大小,或國民所得的高低來衡量的,而是由這個國家造就何種人來評斷的」。

  因此國際扶輪深覺輪運動不僅僅要在中老年人的年齡層中獲得成就,而且也應該擴及所有年齡層,尤其是青年及少年。於是在1968年創辦扶輪青年服務團,並繼續創辦國際少年服務團,把扶輪的理念灌輸給青少年們,並闡釋扶輪精神的意義,使扶輪精神也能在青少年們的心中生根。

  因此,國際扶輪更提倡每一個扶輪社輔導組織一個扶輪青年服務團及國際少年服務的運動。扶青團是由18~29歲之間的青年組成,而國際少年服務團則由14~18歲之間的少年組成。如此,從14歲開始,人們即可在國際少年服務團裡接受扶輪精神的培養,參與各種扶輪活動,開始學習如何和睦相處,服務人群,增進國際瞭解。

  然後到達18歲之後,即可轉入扶輪青年服務團,29歲之後再進入扶輪社。在這種一貫的造人服務的過程中,使整個年齡層的人都成為扶輪人,從而創造世界的瞭解與和平。

  第二次世界大戰是有史以來毀滅人類最慘重的戰爭。在這次戰爭中,全世界總共死傷將近五千五百萬人,有七十萬棟房屋被摧毀,使七百萬人無家可歸。為了要永遠地避免這種人為的大災難,國際扶輪在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一直致力於如何促進國際間的瞭解與親善,進而達到國際和平世界大同的目標。

  如同日本神守前總監說:「扶輪的最終目標就是要消除扶輪的需要性」。其意思就是說:如果全世界的人都是扶輪人的話,扶輪的目的已達成,當世界大同已到,扶輪當然就不再被需要了。

  那麼,扶輪人是怎樣的一種人呢,那就是扶輪精神在心中生根的人。

  扶輪精神又是什麼呢,要解釋扶輪精神,看起來簡單,但又不怎麼簡單,若要社友自己徹徹底底地體會出其意義,則需要扶輪的社齡及經驗累積到某種程度不可。如果僅僅要以言語簡單地形容它的意義,則是「個人站在他人的立場來設想,並想做一些對他人有益的行為」,這就是扶輪精神。

  扶輪社鼓吹的是這種精神,扶輪人應有的也是這種精神,扶輪社要造人,也就是要造就具有這種精神的人。

  因此,我們認為扶輪社是以造就扶輪精神的人為手段,以達到國際和平世界大同的目標。


6 次查看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