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不留餘蒂”百川攜手北一女西門町淨街活動」

  每當聽到「塑膠汙染」時,浮現腦海可能是寶特瓶、免洗餐具、吸管、塑膠袋等,但根據《earthday》報導,其實真正嚴重的是「菸蒂問題」。根據財政部的菸捐資料推估,台灣一年菸品消耗會產生約5630噸重的菸蒂垃圾,堆疊起來超過260萬座101大樓。菸蒂是最常被人們亂扔的塑膠廢棄物,百川社在Frank社長帶領下,偕同北一女中學生組織「菸沒綠洲」2023年7月9日,頂著近40度的高溫,攜手走上街頭撿拾菸蒂,在西門町舉辦「不留餘蒂」淨街活動,讓菸頭不落地、環境更美麗;兩個小時的淨街活動一行人撿拾了至少5000個以上菸蒂,發現水溝蓋、花圃是一大菸蒂熱區,光是一個花圃就可以撿出超過20個以上的菸頭。

  

  「不留餘蒂」活動發起人也是百川扶輪社第四任社長閻發奎Frank說:「以往到日本、瑞士、澳洲等地方出差旅遊,對當地乾淨的街道留下十分美好的印象,接下百川扶輪社社長職位後,更希望將這樣的風氣擴大推廣。2022年起百川扶輪社已經舉辦過3次公益淨街活動,期盼藉由淨街服務帶動社友們及社會大眾對環境整潔的注意、重視與共鳴。」菸沒綠洲的黃羽辰同學則表示:「之前學姐在海邊淨灘的時候,就發現其實撿到最多的海洋垃圾是菸蒂而不是塑膠,加上學姊們曾經去環島淨街,最高紀錄是在屏東車站前面的水溝蓋一次清出超過400根菸蒂!很難想像,小小一方水溝蓋,竟然可以隱藏如此多的菸蒂,而這背後所代表的汙染,更是令人感到痛心。」


  根據消防署統計資料,2020年台灣因菸蒂引起的火災有1436件,在所有火災原因中排名第4位,而且菸蒂的原料是「醋酸纖維」。專家表示,菸蒂大約需要10年的時間才能完全降解,但其所釋放的化學物質和毒素像是砷(老鼠藥的成分之一)、鉛(會影響兒童大腦發育的毒素)、尼古丁,可以持續殘留於土壤、水源中,隨著吸菸者隨手丟棄在水溝、車窗外時,毒素會漸漸地滲入自然系統,對環境構成極大威脅。


  「不留餘蒂」活動結束後,參與的百川社友再與北一女中「菸沒綠洲」的同學們共同舉行座談,社友驚覺菸蒂污染真的非常嚴重,除了動手撿拾菸蒂以外,還有哪些方式能讓菸蒂不落地,大家發揮想像,有再回收菸蒂作法變成泰迪熊填充物、自覺攜帶熄菸盒、從自身行為做起、甚至戒菸、或是鼓勵商家勸說到其店裡消費的客人不亂丟菸蒂,由扶輪頒給榮譽標章、試著影響自己周邊的人改變其抽菸的習慣、由扶輪募款資金設立攤位,作為對價來換取回收的菸蒂、嚴厲執行處罰亂丟菸蒂、菸害防制法嚴格執行等等。


  最後百川Frank社長總結,發起活動的初心:「希望藉由活動拋磚引玉,讓更多扶輪社友社、其他社團、社會大衆看見與重視,並加入我們的行列,讓淨街撿拾菸蒂活動能持續進行。未來也希望鼓勵中小學生都能參與其中,讓扶輪社有機會獎勵有貢獻的學生與學校,達到讓下一代從小建立重視環保、拒絕菸害、不任意丟棄垃圾及菸蒂的好習慣與公德心。」

百川社PE David 李建輝


2 次查看
bottom of page